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孩子们的成长
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父母的情绪问题?
时间:2020-04-22 16:35:08

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父母的情绪问题?

在我们针对自闭症的临床干预中,处理父母情绪问题的第一要义在于,父母作为自我分化良好的成人,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寻求情绪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行为表现捆绑,不能期待用孩子表现良好来提升自己的积极情绪。这一原则源于鲍恩(Bowen)的系统家庭治疗理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父母的情绪问题呢?我们有以下建议:

第一,要理解在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过程中父母所承受的创伤,并且让他们有机会去宣泄情绪。首先,父母自身要承认和面对自己的情绪,比如,父母要允许自己愤怒,然后才能有效地选择更无害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愤怒。其次,父母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有支持性的人表现出理解,有助于父母的心理健康。

父母可以从和自己情况类似的人那里获得支持,比如,过来人通过讲自己经历的心理阶段时,可以让后来者获得一些支持和经验以及对外在的预期等。自闭症训练机构可以考虑将父母组成团体,进行团体辅导。有的家长在这样的正式或非正式团体中获益颇多。比如有位家长说:“我觉得要寻找自己的同类,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有时候会得到一种启发,有时候会得到一种灵感,有时候也是一种消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同类面前,你会觉得,自己不是最特殊的。”但是,父母参加这类团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需要评估这样的群体传递的是否更多是负性信息,要警惕不要跟其他人有攀比和竞争的心态。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曾经跟我说她以前参加过一个类似的团体,结果心情特别抑郁,因为所有人都在哭诉,团体中传递着绝望的信息。真正具有支持性的团体,应该是相对正性的。最好有一些专业人士来领导这个团体,以防传递的信息方向跑偏。

父母自己的朋友圈也很重要。找朋友去倾诉负性情绪,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方式。在跟朋友倾诉方面,有些家长表达了顾虑:“因为有些事情,你找朋友只是一些情绪上的宣泄,他们很难给到太大的帮助。一些东西你必须一个人去分担,一个人去扛。比如说孩子长大了以后怎么办啊,能不能上幼儿园啊……真的这些都是你自己去考虑的问题啊,他们只可能帮忙提个意见。”还有家长认为跟之前的朋友不再有共同语言:“因为我觉得朋友对我的家庭现状不会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我会自动减少跟朋友的交流,就没奢望朋友能干什么。说难听点,我们孩子这种情况,跟人家相差很远,人家也跟你讲不到点子上,也不能帮你什么。说实在的,现在跟朋交流真的非常非常少,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兴趣。真的连一个可以与之谈孩子、谈自己困苦的人也很少。可以理解的人比较少,所以我也不愿意谈,没什么好谈的。”

家长要意识到,朋友如果能够帮助你宣泄情绪,就是非常可贵的支持,不要因为朋友可能无法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意见,就放弃向朋友求助。不过,要利用好朋友的支持功能,这里面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你的朋友不是心理咨询师,他们其实并不知道怎样帮助你是正确的。当你告诉你的朋友“我的压力很大”时,大部分人可能会急于给你实质的帮助。然而,对于没有接触过自闭症的人来说,他(她)可能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还会感到压力很大。因此,当你想要宣泄情绪时,你可以非常明确地跟朋友表达你的期待,比如“我就是想要释放一下情绪,你听着就好,可以不用给我意见”。这样对方就不用绞尽脑汁给你各种建议,而是安心做一个好听众。你事先说好“我要什么”。这样传递信息,可以让自己和对方都有确定感。另外,家长可以考虑多找几个朋友倾诉,分散着说,这样每个人所承受的压力就不至于太大。下次当你还有情感支持需要的时候,人家还会愿意给你帮助。

当然,如果父母没有合适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么可以考虑找心理咨询师谈。这或许是最后不得已才选择的方式。一周一次的咨询也许并不能那么有效地为你解决问题,而长时间和你在一起的人给你的支持可能才是最有效的。

QQ截图20191213163300.jpg


第二,父母要有很大的耐心,对孩子产生现实的期待。现在很多康复计划一般都是教父母要做些什么,很少有提醒父母哪些事情不要做太多。很多时候,父母的愤怒、挫败和焦虑,都和不现实的期待有关系。一个家长说,他孩子6岁了,拿笔写字的姿势还是不好,在思考要不要强化训练一下这个问题。他的孩子曾经被诊断为自闭症,在精细动作方面有些问题。对此,我的处理方式不是去训练孩子,而是调整家长的期待。家长需要评估孩子是不是准备好了,在孩子的能力完全不能胜任那个任务而父母还反复让他练习的时候,他会抵触这样的训练,也许还会影响他未来去做这样的事情。很多人觉得笨鸟先飞很好。但是如果你太早让他飞,鸟可能最后拒绝飞了。孩子会觉得“飞”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父母应该考虑到孩子症状的严重程度,客观评估孩子的状态,接纳孩子很缓慢的进步,这有利于父母的健康状况。比如,对于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我们的期待可能是让他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不该在学业上对他有太高要求,因为大部分轻度智力迟滞的孩子在学校里都做不好。如果生活能自理,学习和工作能力相对比较差,其实已经达到不错的状态了。父母要学会接纳。如果每次父母都表现得非常不满意,训练强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可能就不想去上学了。同样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来说,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会明显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曾经说过,孩子能拿钱买东西,是他感到特别兴奋的一件事情。孩子从前直接把人家的东西拿走,让家长很焦虑,现在终于学会拿钱去交换了。

很多父母在最初阶段都存在对孩子期待过高的问题,所以遭遇挫败几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父母应该了解,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产生挫败感,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时刻注意调整期待。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了解一下可能要面对的心理压力是有帮助的,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提高控制感。就好像大家进游泳池前,会预测到水比较冷,身体会做出反应,这叫前馈。当有前馈的时候,就会对这个事情有所准备,这时候所受到的损伤可能就比较小。

另一种不正确的期待,可能是父母对训练的期待。很多人认为早期的特殊训练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生活技巧。越早干预可能效果越好,但家长要保持客观,要知道孩子的极限在哪儿,不要训练过度。另外,目前无论是研究还是临床,我们对自闭症的认识都很有限,什么样的干预真正对孩子有效,其实是没有达成共识的。目前的专家都应该被打问号,因为实际上大家都还在摸索。所谓的专业人士也没有协同的关系,都是各自为战。在国外,虽然没有找到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工作机制是联动的,心理咨询师、语言训练师、耳鼻喉科医生、社工、义工是协同工作的,家长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评估和建议。但是,在我们国内,不同人各自为战,家长了解到的各方面的指导有时候甚至是矛盾的,所以会无所适从,觉得很无助,影响心理健康。

第三,父母要摆正养育者的位置,不能因为训练损害亲子关系。父母很焦虑,他们会很努力地去做很多尝试,比如,很多家长会对行为训练非常投入。在我们看来,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自闭症的孩子本来在依恋方面就有问题,对任何人都不反应。建立社交的第一步应该是跟父母建立好亲子关系。如果父母在行为训练上强度太大、太过严格,就很容易损害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这对于孩子的康复是非常有害的。

我们之前分析过自闭症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发现有一部分父母实际充当了老师的角色。也许有些人会指导父母去当老师,要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去对孩子做行为训练。但是,我们认为,父母就是父母,不要和老师的角色混淆。老师和父母是完全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是无条件的关注,而老师的教育是有评判的。当父母在抚养过程中总是去评判孩子的时候,他(她)就没有办法体会到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感受不到正常父母给予的关注。在有些ABA训练项目中,训练师会要求孩子每天训练8小时,一周40小时。这是强度非常大的训练,让成人来做都很困难,已经超出了低龄孩子的极限了。如果父母这样要求孩子,孩子可能很难体会到父母其实是爱他的。如果父母退回到养育者的位置,把训练交给别人去做,也不对孩子的训练结果有过多要求,其实父母自身可以也放松下来。在我们的调查中,专心扮演父母角色的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因为他们没有角色上的冲突。

第四,父母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很多自闭症孩子家长会说“不管自己了,只要他好就行了”这种话。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父母是孩子的照顾和保护者,如果父母身体出了问题,家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家长的心态肯定也不会好。同时,孩子会陷入失保护的状态,他(她)的不安全感会增强。因此,家长保护好身体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父母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呢?首先,父母之间要有更多的协作,要有明确的分工,有交替的过程。其次,如果能寻求到外援的家庭,比如请(外)祖父母、阿姨或者姑姑帮忙看孩子半天,自己暂时摆脱一下这个环境,也是很好的。再次,要寻求社会支持。比如,请保姆来帮助处理家务,也有志愿者愿意参与短期看护自闭症儿童的情况。

第五,要解决父母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包括帮助父母处理自身的早年创伤,改变父母的认知风格,帮助父母提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帮助父母发展更好的压力应对策略,和减少父母对未来的恐惧。这些是专业心理咨询的工作,处理起来也更难一些。

最后,期待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这个不是心理咨询能做到的,其实是期待社会本身的一个进步。减少歧视也是需要我们做很多宣传的,很多媒体做调查,展现出这个人群的真实状态,大家对这个人群可能有更多的理解与接纳。因为现在新闻媒体自闭症儿童及家庭的关注,这一人群就会慢慢被接受,公众知道自闭症存在有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对这个群体也会更加宽容。社会要给特殊儿童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也要意识到,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很多家长和我说,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非常影响课堂,别的家长会很不满意。站在对方的立场看,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应该要明白,自己确实是处在一个被创伤的阶段,需要理解、帮助与接纳,但不能要求别人为你的受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和家长商量,孩子能在教室里面待着就待着,最好坐在后面靠门的位置。如果孩子觉得不舒服就出去(这是有陪读的情况下,通常这种严重影响课堂的孩子都要请陪读的),尽量不影响别人。父母的策略是更体谅别人的感受,这样别人才能更容忍自闭症孩子。如果过度追求平等的机会而使得普通儿童正常受教育的环境受到严重干扰,那样会导致自闭症儿童群体被排斥。另外,我们也期待未来对特殊儿童的生活能提供更多的保障,这样父母也会更有安全感。

综上所述,在我们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中,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干预对象。帮助父母处理创伤后反应和负性情绪,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的关键的第一步。按照家庭治疗的环形思维,父母和孩子的状态有非常密切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的最重要资源和最可依靠对象。只有当父母处在平和、积极的心态中,才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孩子的问题,并且给予孩子更有建设性的帮助。

相关新闻Related news
联系我们,关注我们
Contact us, pay attention to us
湖南生命树微信公众号
0731-82083008
www.hnlifetree.com